虎子玩打枪游戏怎么玩

虎子玩打枪游戏怎么玩

1、打仗那些事——小班游戏案例——。游戏时间,欢欢把椅子翻倒,把手上的长条积木当做了枪,他说:“我要玩打枪的游戏”。欢欢的声音引起了其他孩子们的兴趣“我也好想来玩一玩哦《指南》中提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包括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于是我们的“打仗那些事”故事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2、为了丰富幼儿的经验,老师为小朋友介绍了打仗的相关知识,小朋友很认真地进行回答,有相关经验的小朋友还知道打仗时要匍匐前进、卧倒、要有堡垒掩护等知识,同时还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打仗可以用到的东西投放到建构区进行游戏。小朋友演示匍匐射击。一到建构区,欢欢就把椅子翻倒,并拿了几个积木放在上面,欢欢在积木区再次出现了“架大炮”的行为,刚开始只有他一个人,后面小朋友看到了也纷纷架起了“大炮”,建构区忙碌极了,小朋友自发的开始了“打仗”。

3、只见欢欢的“大炮”瞄准了对面的蔡蔡,蔡蔡和芒果架好机关枪准备迎击,轩轩和阳阳开始在战场以外的地区开始巡视有没有敌人,整个建构区热闹极了,教室里到处都是小朋友的炮声和打枪的声音。在游戏过程中,对军人感兴趣的欢欢很快就成为了核心人物,幼儿对“架大炮”这一行为很感兴趣,主动去模仿,并根据自我经验开展了这场“打仗”游戏。但在这场游戏中幼儿会出现漫无目的奔跑,没有规则意识,并且缺乏对打仗游戏角色的认知。在班级中为幼儿讲故事,如《小萝卜头宋振中》、《海娃巧松鸡毛信》等。

4、从中幼儿了解到了八路军、红军、日本军的角色。和班级幼儿讨论游戏规则:比如在建构区不能随意奔跑、不能爬到很高的墙边上等。在活动后及时进行游戏回顾。

5、到了第三天,这次开展的“打仗”明显要丰富很多,建构区多了很多材料,比如小朋友带来的各种枪、头盔、炸弹等,更多的小朋友选择了来到建构区进行“打仗”,他们各自组成了阵营,用各种建构材料修好了堡垒,拿好手中的武器,天天还拿着小木块当做对讲机、小宝拿着套环当做手铐、果果和朋友们一起用纸碗做成一架大炮、久久拿着纸杯和木块做成手枪,他们以物代物,为这场“打仗”精心准备,时刻向前冲锋。欢欢和虎子本来站在同一边对对面的小朋友进行枪击,这时诗远走了过来,叫走了虎子去巡视,一会儿虎子回来居然拿着枪对着欢欢,开始了新一轮的枪战。通过第一次的游戏经验,这次的游戏中幼儿合作意识与规则意识明显增强,开始区分出阵营,但是阵营没有固定的人员,幼儿在建构区随意的走动,会出现简单的互动,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角色意识不会太持久,经常是在真实身份和假装身份之间来回切换,出现“跳戏”的现象。

虎子玩打枪游戏怎么玩

1、参与“打仗”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他们用标志牌做成一面隔断,欢欢拿着枪对着对面的小朋友,嘴上说着:“这是我们的敌人。”和他同一阵营的小朋友也纷纷跟着一起朝那边射击,刚好轩轩的头上戴着小红星帽子,欢欢就带着朋友们组成了小红军阵营,他还告诉延仔,诗远:“你们是我们的敌人。”从这里开始,小朋友分成了不同阵营,有了不同的角色。

2、那我们怎么区别队伍呢。我们可以画队伍的标识呀。

3、我知道,中国的国旗有五颗星星。日本的国旗是一个红色的大圆圈。

4、我们可以去找画画好的小朋友帮我们画。久久和天天去请妮妮帮忙画旗帜。准备好了队伍标识后,小朋友拿着枪回到“战场”,继续着他们的“打仗”。

5、通过一段时间的游戏经验,在后面的游戏开展明显比之前有序、丰富、有趣。根据小朋友的创想进行自主讨论,不断地去扩充游戏内容,创设了小红军、解放军、日本军等角色,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小朋友自主、自发地把各个角色进行串联,丰富了“打仗”游戏。我们遵循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孩子们能想的,让孩子们去想,孩子们能做的,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在游戏中游戏材料的使用水平与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 声明:本文由红客人集拼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