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把游戏主播封号了
1、近日,南都推出未成年人网游“破防”调查系列专题报道。其中,对热门手游的测评显示,部分手游内设游戏直播专区,未成年人在游戏中无需跳转即可观看第三方直播平台的游戏直播。对此,有家长反映,自家孩子被吸引,专门下载了直播,不能玩游戏后就转向观看游戏直播,其担心孩子会陷入新的沉迷。游戏直播会是孩子们的新沉迷阵地吗。
2、不规范的游戏直播又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怎样的影响。主流游戏直播平台应如何履行“未保”职责。
3、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就此展开民意调查。同时,《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平台游戏直播管理的通知》今年4月出台,强调各游戏直播平台或开展游戏直播的网络平台应设立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采取有效手段确保“青少年模式”发挥实际效用。
4、超六成受访家长称孩子通过游戏官网接触游戏直播,部分孩子被诱导打赏。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网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围绕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直播生态健康,于今年上半年,面向未成年人家长展开调查,共回收1100余份有效问卷,深入了解未成年人观看游戏直播的现状,提取家长对改善游戏直播生态的诉求。民调数据显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直播倾向明显,六成家长认为是自控能力差所致。
5、在游戏直播不良内容上,约五成家长称孩子曾遇主播言行低俗,担忧孩子被诱导打赏。另外,超五成家长希望直播平台加强内容审核,三成建议强化未成年用户识别。约九成受访者称曾在游戏直播间遇到未成年人。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未成年网民已达1.83亿,互联网普及率为94.9%,远高于成年群体,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家长把游戏主播封号了
1、而随着游戏防沉迷政策逐步收紧,未成年人的“游戏瘾”得到了控制,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此前曾有家长向南都反映,游戏防沉迷新规发布后,孩子玩游戏少了,看游戏直播多了,并担忧孩子从沉迷游戏转为沉迷游戏直播。对此,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网络内容生态研究中心针对未成年人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观看游戏直播正逐渐成为未成年人主要从事的网络活动之一,将近70%的受访家长反映其孩子经常、甚至总是在直播、视频等平台上观看游戏直播内容,仅不到4%的受访家长表示孩子从未看过游戏直播。
2、调查数据显示,约九成的受访普通公众表示自己曾在游戏直播间遇到过未成年人,其中,超过70%经常甚至总是遇到。网上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在游戏直播间遇到未成年人的经历。
3、例如,有网友吐槽称其在观看某款游戏的直播时,一打开弹幕全是疑似小朋友发出来的语音弹幕,还有网友遇到了游戏主播带未成年粉丝“上分”的情形。南都记者检索发现,曾有不少未成年人家长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沉迷游戏直播的担忧。
4、例如,有家长称自家四年级的孩子,寒假期间除了刷短视频,就是看“吃鸡”“我的世界”的游戏直播,学习效率极其低下。还有网友表示自家未成年的弟弟也天天都在看“我的世界”游戏直播,“小朋友应该多跟同学出门玩,干嘛总是在家玩手机”。
5、中国法学会会员部副主任、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专家彭伶认为,未成年人转而投向游戏直播的行为是可预见的。她指出,未成年人已经习惯使用互联网了,当传统的网络游戏行为受到严格控制时,他们自然就会转向其他新兴的网络娱乐如游戏直播、短视频、网络小说等。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博导、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也表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直播和游戏沉迷没有本质的区别,二者都会对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通过游戏内嵌栏目等渠道接触游戏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