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人都玩过“躲猫猫”(学名捉迷藏)吧。如果有个“童年最受欢迎游戏榜”,“躲猫猫”肯定会出现在TOP3的行列。
心理学家甚至对躲猫猫游戏的含义有专门的研究,认为——
在玩这类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检验了“看不见的东西依然存在”的“恒存”真理,并得以体会分离与重逢,失去与获得,因而能够更好地应对真实生活中的类似处境。
不过孩子们恐怕不会想那么多,他们喜欢玩躲猫猫,大概是它又“安全”又“刺激”。“安全”是因为过程中没什么冲突,也不会陷入困境,“刺激”则来自找寻与发现之间的惊喜。
今天我邀请了世界上最不擅长玩躲猫猫游戏的两位朋友,和它们一起玩,恐怕是你能获得的,最酷最有趣的躲猫猫游戏。
首先有请这一位——
和一头大象玩躲猫猫,我佩服作者的脑洞。
大象呢,则认认真真地宣布:我很会躲喔。
于是它躲。
再躲。
又躲。
躲。
英国插画家大卫·巴罗在这本处女作中充分展现了自己卓越的才华。
他一本正经,认认真真地,以浓郁的色彩,扎实的笔触,华丽的光影变化,描绘出的,却是一幅幅荒唐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
读这本书,脑海中不禁会出现卓别林、憨豆先生这样出色的喜剧大师,不动声色,轻描淡写,就掀起一场又一场笑声的风暴。
高手啊。
顺理成章地,这本书不仅为巴罗获得多项专业奖项,也迅速成为畅销书,无数孩子(和大人)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兴味盎然。
还有好消息:《你看见大象了吗?》有了姊妹篇。
这次出场的是——
它不仅延续了“大象”的荒谬感与华丽的画风,更将“寻找与发现”的乐趣推上新的高峰。
这次的游戏场地更大,
更复杂,
更出人意料。
也自然更刺激,
更好玩,
更欢乐。
以前我们讨论过——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阅读成为一场好玩的游戏。
大卫·巴罗的这两本书不仅直接以游戏为题材,更调用了蓬勃的想象力,并充分利用了绘本的特点——画面的细节,留白创造的悬念,翻页带来的掌控感与惊喜感……
那么,别愣着了——
来玩吧!
你——看见……了吗?
—找到我们—
-
声明:本文由红客人集拼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有侵权请邮箱联系352082832@qq.com